必须非常努力才能跟未来的孩子成为朋友
前段时间,因为单位的一个小学英语相关的项目,找来了上外附中的六名小朋友来录音。他们都是初一的新生,周身散发着浓浓的青春气息。自己虽然长着一张娃娃脸,平日里也穿得像个学生的样子,但是已经三十多岁的我面对这些略显稚嫩的面孔,心中有点忐忑,行为也有些局促。自己虽已结婚成家,但是还没生小孩儿,总是感觉十来年好像心态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作为大学生,总还感觉自己跟中学生一样;作为工作了五年的人,却又总感觉自己跟大学生一样。但是岁月催人,当面一对照,则真切感到日子的力量。
带领他们来到单位的老师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约四十多岁的中年女性、短发、干练、精明的上海女人。跟小朋友说话的时候,有气势,能压得住场,虽长辈气场十足,但又不失亲合力和幽默感。小朋友无论是多么古灵精怪的小魔头,仿佛也逃不出她的手心儿。
来的六个小孩子是老师在两个班级里面精挑细选出来的英语口语漂亮的学生。他们三男三女,女生的平均身高要比男生高,而且无疑也显得更乖巧一些。在简短的见面当中,我介绍了录音的要求,听了听他们的音色和发音,给他们分配了角色,分发了录音文字让他们回去先看看。虽然时间不长,但是附中这所神仙学校的学生们还是展露了很多风采。首先,活泼、开朗自不待言。另外,跟老师讲起话来,就是一副小大人的模样,不怯场不唯诺,叽叽喳喳得话很多。听到为了录音,老师为他们请了半天的假,几个小孩子欢呼雀跃。用老师那看透了他们的强调说:“你们不上课就最开心了”。不过虽说如此,几个小孩也非等闲之辈。英语口语念得很洋气,带着美国米道。拿到一篇内容,直接念下来也都很流利。后来聊起来,发现他们除了英语以外,还有二外课程,德语啦、日语啦,每个人都不太一样。想一想自己初中时候懵懵懂懂、痴痴傻傻的样子,感叹现在的学生真的眼界和技能水平都提升了太多。
最终录音的那一天,进行得并不是十分顺利,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是有两个小男人带着牙套,所以说话漏风。有类似 three 这种音,念起来像是 free 一样。但另一个主要问题是小朋友们太皮,而我呢又镇不住场子。其中一个小男孩吹录音棚的话筒,还被录音师拍了桌子 o(╯□╰)o。不过,我总是对这些孩子生不起气来。我回家后问M君,我脾气是不是太好了,以后如果生养小孩,是不是会惯坏孩子?为什么以前我给弟弟辅导功课的时候,弟弟能被我训得一看我瞪眼就瑟瑟发抖,但是现在这般威力却不在了呢?M君的话给我些许安慰,他说:可能你对于小孩儿调皮淘气这个特点不敏感。因为打心眼儿里喜欢这些聪明的孩子,所以淘气一些也乐意由着他们。另一方面,我很喜欢看到孩子们挑战规则底线的样子。例如把麦克风的插头拔来拔去;在开始录音的前一秒钟,一定要吱呀乱叫,然后到我喊“开始”的话音一落,才立即屏住;休息期间,对着麦克风发出各种哔哔的怪声;我提到有个小朋友念得喷麦了,于是就跑过来对着麦克风来喷(个人坚决支持录音师的做法,喷坏了设备就不好玩了)。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感觉小朋友们来一次录音棚发现的东西比我来十次都多。以前来录音棚,只知道把人安排好位置,然后有固定的操作流程,录音开始~录音结束。但是小朋友们一闹,我才注意到,噢,原来插头在这里;原来这里还有个按钮管这个用处,等等。如果不是他们好奇的眼睛和多动的手脚,我可能对这些都视而不见了。
另外,我发现这些小孩的家境都还不错。我们的监听员在休息的时候给他们拿来了国外的糖果。有一个女生吃完一颗之后,就吵着要知道牌子,说回家后她要买一箱回家。
看着这些聪明、能干、淘气、富裕的初中生,我脑中映出的第一句感慨竟然是:必须要十分努力才能跟未来的孩子成为朋友。科技发展如此之快,教育水平、生活水平多发生了巨大改变。如果不努力打开自己的心扉,接受那些自己不习惯的事物和做法,很可能就会沦落为食古不化的老顽固,让未来的孩子难以与自己沟通。这种情况,目前来看并不少见。这也是很自然的事情,人们总是习惯于自己的一套为人处世的方法,人可以换鞋,但不可能真正换心。在我看来,所谓的换位思考并不存在,因为换位是无法实现的。跟随着一个人的“位”的有一整套的人生经历、经验和情感,很难一换了之。最好的方法,就是持之不懈地努力,去接触年轻人接触的事物,去尽力了解新鲜的事物,去不断精进自己的技能,去尽量开阔自己的视野。有朝一日,停止了这样的追求,那你也就相当于停在了那个时代。就好像来来回回去几十次录音棚,收获还是跟去一次一样。这种追求需要人强大的主观能动性,因为不仅了解、并且适应新的东西是需要花费力气的。时代变得越快,花费的力气也就越大。
李健在“我是歌手”的节目中,曾经这样说过:“我心目中理想的老人,是很吸引人的。我希望自己老了的时候,变得更加的开阔,能接纳一切人,对身份、对地位都没有偏见,对世界还很好奇,但有正义感,而且能够很勇敢。”我心目真正理想的老人不止如此。他不仅是个慈祥、宽厚的长辈,还是个能够在共同语境下沟通的朋友。除了健康、家务和做人以外,他还能跟孩子们一起聊很多很多其他有意思的东西,因为这个世界上值得聊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啦。
PS. M君认为与未来的孩子成为朋友,其关键点并非知识和技能与未来的孩子持平,主要是怀抱包容的心。我想说的是,包容并非理解,它本身隐含有反感、厌恶的意义。要对孩子始终怀抱包容之心,也还是需要不断的努力跟修炼才能达到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