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谈论知乎时,我在谈论出版
今天M君发给了我一个链接,打开一看,原来是知乎「盐」系列书首次发售的宣传页面。“试读了一下,还不错”,这是M君简短的评价。我点开豆瓣相关的知乎页面,在一长串那么多期的免费《知乎周刊》上面,价格为9.99和19.99的付费内容终于冒了出来。这些内容虽然还没有纸质形式,也没有给过书号的名份,但是如果还在否认它们,说它们不是书的话,是不是有些太过可怜巴巴地自欺欺人呢?
这不是第一次知乎尝试涉足出版了。前段时间很红火的那本《创业时,我们在知乎聊什么?》虽然是由中信出版社出版,但是已经充分体现了互联网出版的精神,反转了传统出版的模式。那本书我读得津津有味,里面汇聚了一群活动在创业路上以及创业周边的人们。只看看目录就能明白,创业者的发家和败家、投资者的癖好和侧重,创业中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从白手起家到上市操作,从创业者的经济问题到结婚问题……正是应了知乎在视频宣传上所说的那一句话,知乎体现了“世界的广度”和“认知的精度”。
有点跑题,说回出版。这样一本集众人智慧,通过知乎聚合整理然后出版的书是活脱脱的出版业的《纸牌屋》。出版也不再是策划选题→寻找作者→组稿审校→印刷发行这样一个流程了。知乎中某一个门类问题的活跃程度直接反映了读者的兴趣点,回答问题的答案直接构成了绝佳的内容资源。知乎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问题分门别类、按照一定逻辑顺序组织起来,就完成了所谓得“编”“辑”。至于最终的出版形式,是否通过纸质书与否,是否需要那么一个书号,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从传统出版到数字出版,发展到了今天终于做出了点味道来。究竟是数字内容从纸质书来,还是纸质内容从数字中来,这个比重已经开始发生显著的变化。判断一个出版社的数字出版规模,真正要看的不是同一本书的纸质版本卖了多少钱、电子书版本卖了多少钱,不是要看纸质产品数字化的程度有多深,而是要看传统出版正向流程产生的内容与数字出版逆向产生内容的比例为何。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由于国家的行政手段——书号的限制,人们还是倾向于把文稿交给出版社出书,有书号的书高大上嘛!但事实情况是,这种传统产生的内容现在其实完全可以不经过出版社这个环节,照样可以获利可以成名。如果说以前起点中文网上的网络小说还登不上台面,那么可以看看豆瓣阅读中的专栏和连载,不仅从界面上像是一本本电子书,其内容和品质也都曝于大众眼中,接受检验。在美国,很多作者与亚马逊直接达成合作关系,将自己的作品直接发布为电子书。在中国亚马逊,也出现了所谓的“e-only”书籍,比如中信出版社的《中国故事》系列和《冯唐小通鉴》,都是没有“肉身”没有名份,只有亚马逊给它们编得ASIN号,却在实实在在盈利着的书(详见此文)。还把书号当作摇钱树的出版社,颤抖吧!
说到出版的未来,除了上述的反转形式以外,还有一种众筹模式也悄然萌芽。一位名叫Seth Harwood的作家已经众筹到资金,使自己的作品上市。不仅如此,他将众筹的金额从1美元设置到999美元不等,如果贡献一美元,你的名字可以出现在书的感谢名单中,如果贡献999美元,作者可以写一部以你为主角的短篇或中篇小说(详见此文)。读者就是金主,不管是传统出版还是数字出版,是精英出版还是草根出版,是自费出版还是众筹出版,这都是不变的真理。怎么样才能跟你的金主们搞得更热络一些呢?一些自命不凡的出版社和编辑们应该好好想想。